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面向未来的工业微生物丨第十一届工业微生物资源利用与安全控制研讨会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  时间:2023-04-17 17:13:42
字号:


(资料图)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工业领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生物经济蓬勃发展,未来食品方兴未艾,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再次成为行业热点。为健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强化生产全过程微生物控制,由保利中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 )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支持的“第十一届中国工业微生物资源利用与安全控制研讨会”于 3 月 29-31 日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面向未来的工业微生物”为主题,对工业微生物资源利用与安全控制提出三点共识:一是通过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交流,聚焦微生物菌种资源利用与安全控制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微生物行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工业微生物领域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二是依托合成生物学、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探讨工业微生物资源选育、评价及全产业链应用研究,促进科技与产业对接;三是围绕微生物安全控制最新标准法规动态和全过程安全控制共性技术,分享国内外前沿技术应用与先进企业实践,提升工业领域质量安全管理整体水平。 大会设置主会场和三个分论坛,分享报告近50个。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清华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高校,各级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疾控、海关技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伊利、五粮液、宝洁、联合利华、药明、罗氏、IFF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近400位代表参会。 保利中轻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胜杰,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向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王瑞丹,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李强为大会致辞。开幕式由保利中轻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姚粟主持。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姚粟 安胜杰董事长致辞中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保利中轻作为中国保利集团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主力军,大力支持鼓励各研究院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微生物种质资源对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保利中轻中国食品院近年来围绕工业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控制领域扎实深耕,创建并持续主办11届会议,为我国工业微生物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创新动力。 保利中轻党委书记、董事长 安胜杰 向华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微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是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工业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生物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家发展新兴生物产业的关键生产力。“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中提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抢占世界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高地,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需求。 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 向华 3月30日,来自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的行业专家,围绕“工业微生物相关法规标准研究进展、大食品观与食品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基于合成生物学的绿色生物制造技术与应用、工业微生物产业化开发”等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凝聚行业共识,强化产业链源头创新。 孙宝国院士在报告中讲到,“大食物观”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为目标,通过多元化、高质化的食品供给保证人民群众吃好、吃出健康。在“大食物观”下,对食品研发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坚持“风味”“健康”双导向的食品研发,提升食品的风味和营养健康水平。二是,加快标准创新,解决我国食品行业因标准落后、不合理导致的行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三是,在生产方式上,通过科学研究创新,把经验变成科学,把手艺变成工艺,把人工操作变成智能控制。未来的食品创新将助力“藏粮于食”“藏食于民”,努力实现中国人不出家门品味世界美食,让中国美食走向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孙宝国

报告题目:大食物观与食品传承创新

吴清平院士在报告中讲到,食药用菌具有营养均衡、风味独特、功效显著等特点,是我国第四大农业作物,也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药食用菌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药食用菌资源,但仍存在资源丰富知之甚少、高值化种质资源缺乏、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不清晰等关键问题。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驯化野生菌株资源,结合多组学、计算机模拟技术,靶向挖掘解析食药用菌健康功能与机制,并开展菌种安全性评价,构建具有增强免疫、降血糖、抗衰老活性等特性的食用菌资源库,完善可用于食品加工的食用菌名单,打造我国高端食用菌品牌,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清平

报告题目:中国野生食药用菌资源科学大数据库构建及其创新应用

陈卫院士在报告中讲到,益生菌行业作为我国新兴行业,正日益成为生命健康领域的关注点。随着人们对肠道健康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益生菌生理功能和调节宿主的机制更加明确,益生菌跨行业发展趋势更加显著。从传统食品拓展到膳食预防和干预,从微生态制剂拓展到临床治疗,益生菌科研与产业转型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新一代益生菌的开发及其安全性也备受瞩目。对于未来研究和发展应用给出几点建议:一是,突破传统菌种选育瓶颈和局限,完善功能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夯实益生菌产业发展的科学根基;二是,优化鉴定、分类等行业规范体系,提升菌种应用效率和益生功效;三是,推动益生菌行业的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实现我国益生菌产业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 陈卫

报告题目:益生菌资源挖掘与应用

在主会场,大会还邀请张和平教授作了题为“乳酸菌与发酵乳制品”的报告;向华研究员作了题为“嗜盐菌基因组编辑与合成生物学”的报告;马俊才研究员作了题为“微生物资源大数据平台的有效利用”的报告;姚粟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菌种名单及资源库建设”的报告;李珏副主任医师作了题为“快速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药品领域的应用挑战和机遇”的报告;宋雁研究员作了题为“食品用菌种管理法规进展及评审要求解读”的报告等。 3月31日,大会举行了三个分论坛。工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分论坛围绕“国内外微生物菌种管理法规进展、功能微生物菌种选育、菌种功能机理与机制研究、绿色生物制造技术、微生物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多领域益生菌功能特性与产业化应用”等议题分享精彩报告,为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收集、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交流平台,探索工业微生物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新路径。 食品与饲料微生物安全控制分论坛围绕“食品/饲料用微生物菌种相关标准法规进展、食源性致病菌的风多险监测与风险评估、食品/饲料用微生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微生物鉴定溯源和安全控制技术与实践、微生物实验室的认可与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多方位、全角度的解析和分享,阐述了现代微生物安全性评价和溯源技术在食品与饲料领域中的实践与应用,促进食品与饲料行业健康发展。 药品与生物药微生物安全控制分论坛围绕“药品微生物检验法规标准研究进展、微生物安全控制领域快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生物药生产过程微生物监测与控制实践、生物药载体与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等主题,探讨制药微生物领域质量控制新理念与新趋势,推动制药微生物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能力全面提升。 工业微生物资源利用与安全控制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围绕国内外最新标准法规进展、微生物前沿技术研究、工业领域先进实践、微生物实验装备平台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工业微生物技术创新向多领域、多行业融合赋能,搭建科研与产业有效对接平台,以国际化视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供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