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 渺
“和学霸一起合作很享受。”航天科技五院研究员王文龙站在台上,回忆当初在“校园里当总师”的经历。
4月22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八届航天文化节拉开序幕,主题论坛、嘉年华等十余场校园文化活动陆续举办。其中,“造火箭的‘大学生’”主题论坛邀请了北航1号到4号的参与者,分享他们各自的故事。
(相关资料图)
“造火箭的‘大学生’”主题论坛现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供图
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启动了北航1号探空火箭项目。这枚火箭的“总师”不是资深的航天专家,甚至不是北航的教师,而是14名当时在读的大四学生。
王文龙正是这“十四分之一”,是北航1号发动机燃烧室设计者,他至今能背下来所有本科同学的学号。
“即使现在回顾,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样例和示范,把大家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业部门的制造能力结合,最终制造出实物,很好地展示了全链路的流程。”王文龙认为,北航1号的启动“绝对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标杆”。
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张晓天的话说,从北航1号,到2020年发射成功的北航4号,乃至正在策划和推进的北航5号飞行器学生综合项目,都“践行了北航以航天综合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北航学子“在校园里当总师”。
北航1号的研发过程中,张晓天负责箭体结构分系统设计。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又成了北航4号的指导教师。
北航宇航学院副研究员朱浩同样是北航4号的指导教师,也是北航1号到3号的团队骨干。作为副教授,他也一直在思考培养航天人才的问题。
“我们通过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创新性的、先进性的航天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参与进来,最终达到培养实际能力的效果。这也是北航探空火箭项目的由来——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更好的航天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朱浩说。
朱浩解释,航天科技涉及很多学科,代表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航天事业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航空航天精神品质的航天人才。目前,北航宇航学院建设了三大教学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基础实验教学体系,以及科研训练体系。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通过综合项目来培养航天优秀人才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基础,是宇航学院同时具备动力总体控制等做一个飞行器所需要的所有专业,我们有科技资源优势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他说。
包括朱浩在内,所有参与过北航探空火箭项目的学生,都是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设计、制作、实验、发射……走完全部流程,最终的成果成为他们的毕业设计。
蓝箭航天高级工程师袁宇当初是北航2号氧化剂增压输送系统的设计者,他出生在广东的一个小山村,他至今记得,自己是在镇上读中学的时候,偶尔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了一本北航出版社出版的《航空知识》杂志。
“然后用那本书,一下子打开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航空航天的世界。”袁宇感慨。
对他来说,参加北航2号项目,也是对视野的极大开阔。袁宇喜欢到加工厂里亲自动手操作,他觉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始终只是书本上的东西,只有真的接触到实践,才会知道某种金属真正焊接起来是什么样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朱浩形容这些学生们设计研发成功的火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提高能力。”
他还记得,自己参与北航1号研发时,14名同学分成了6组,“大家分工协作”。实验成功之后,学校进行了对这个项目的总结。后来启动了北航2号到4号,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学生毕业后,也都投入了我国航空航天发展的事业。
去年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王文龙正是其中的代表者之一,他从北航毕业,工作负责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神舟飞船出舱舱门,之后参与了中国空间站舱门的研制。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