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中国女篮主帅郑薇:女篮回到新起点 我们还能变得更强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时间:2023-07-05 06:01:39
字号:

时隔12年重返亚洲之巅 本报记者专访中国女篮主帅郑薇


(相关资料图)

女篮回到新起点 我们还能变得更强

中国女篮在女篮亚洲杯决赛中以73比71击败日本队,时隔12年重返亚洲之巅。4日,中国女篮凯旋,北京青年报记者对中国女篮主帅郑薇进行了专访。郑薇透露,在打决赛之前,她一直想对全体队员们说:“如果这场决赛我们赢不下来,那么我们这个队的一批球员恐怕就要永远错过亚洲杯冠军了。”但这句话,郑薇当时并未讲出来,她担心会形成额外的压力。“但我知道,全队上下都懂得这件事。”郑薇说。

备战过程非常困难

北青报:此次备战亚洲杯遇到了哪些困难?

郑薇:中国女篮这次备战亚洲杯的过程非常困难。一方面,两个在WNBA的球员韩旭和李梦的状态怎么样,是未知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伤员比较多,李月汝、黄思静、武桐桐都不能打,还有王思雨也是联赛结束后肩伤很严重。这次备战过程中,有一半球员都是新加入的,她们要快速地适应这套攻防体系。而且,有一些球员像杨舒予、罗欣棫都是第一次打国际比赛。

北青报:韩旭这次在亚洲杯表现很出色,但这个WNBA赛季她的出战场次有限,您是否担心她的状态?

郑薇:是有过这样的担心。在赛季过程中,我们曾多次交流,我也在一直提醒她。当然,韩旭很职业,她一直在加班加点地训练。小组赛前两场,她的比赛感觉不太好,但后来渐入佳境。小组赛第三场时,韩旭面对韩国的朴智秀,比赛表现很强。经过去年世界杯的磨炼后,韩旭在心里调整、场上领导力等方面都有提高。

对阵东道主最难打

北青报:外界都认为与日本队的比赛是最难的,全队是否也这样认为?

郑薇:我们觉得整个亚洲杯最难的一场比赛应该是半决赛对阵东道主澳大利亚队。虽然这次澳大利亚队的阵容与去年世界杯相比有些不同,但保留了四名世界杯球员。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打法与体系是很成熟的,新加入球员几乎是无缝衔接。对手也是10人轮转,整体实力很强。我们在亚洲杯开始前与澳大利亚队打了一场热身赛,我们当时输了19分。

在打澳大利亚队前,我们做了一次思想动员,因为我们小组赛打得不是很顺畅,球队整个心态可能有些低落。动员之后,全队的凝聚力更强了,场上执行力也很好。澳大利亚队之前场均得分都在80到90分,但那场比赛被我们控制在60分,这就说明我们的打法是成功的。

女篮历来靠团队作战

北青报:决赛前,队长杨力维韧带出现伤病打不了,女篮是如何调整的?

郑薇:我觉得杨力维对于这支球队的作用不只是在场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因为她是这支球队的队长。决赛前,我们得知杨力维实在打不了,这对于队伍确实有不利影响,但中国女篮历来都是依靠团队作战。包括去年世界杯时,李梦生病,没法打半决赛和决赛,但其他队员会顶上来。而这也是中国女篮的优良传统,这支队伍很好地继承了下来。

北青报:如何评价与日本队的决赛?

郑薇:我们决赛时的取胜欲望更强。重夺亚洲杯冠军我们已经等了12年,本来在决赛前,我想跟队员们说这样一句话:如果这次我们没拿下,那么这个队伍的一批人可能永远会错过亚洲杯冠军。但当时考虑再三,我没有说出来。但我感觉,队员们都知道。

北青报:这次亚洲杯夺冠对于中国女篮意味着什么?

郑薇:中国女篮有了更强的动力。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做好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击败对手。同时,每次比赛打完,队伍都回到新的起点,大家要保持冷静多找不足。我们的整体磨合还没达到最佳,我们还能变得更强。

本组文/本报记者 宋翔

相关

韩旭计划出战成都大运会

中国女篮在时隔12年重夺亚洲杯冠军之后,夺得赛会与总决赛双料MVP的韩旭,马不停蹄地返回纽约自由人队,她将继续自己的第三个WNBA赛季。7月4日,韩旭透露,她计划出战在7月底进行的成都大运会比赛。“非常开心能参加大学生运动会,这是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全世界所有最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都会来参加,也希望我们队都可以取得好的成绩,继续为国增光添彩。”她说。

韩旭在国内是四川女篮的球员,同时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韩旭这次返回自由人后,将会与球队方面商量后边的相关赛事安排。如果韩旭最终出战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她的WNBA赛季将再次暂时“中断”。当然,韩旭如能兼顾好WNBA赛季与多项重要国际赛事,自己也将获得更快的进步与提高。

韩旭在这个赛季重返WNBA自由人队,这是她的第三个WNBA赛季。韩旭在2022-23赛季场均出战16.8分钟,得到8.5分。但这个赛季的自由人在内线拥有斯图尔特、琼斯这样的世界顶级球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压缩了韩旭的出战时间。在亚洲杯前,韩旭只打了5场比赛,场均出战不到4分钟,得到0.8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韩旭在本赛季自由人的出战机会有限,但她并未有消沉的情绪,而是保持了积极的态度。(北京青年报)

标签: